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民國100年9月第丨9卷第3期第480-489頁
生盛行率約30%,而在數年後的盛行率通常小 於10% ;美國紐約雙子星大廈911遭受恐怖攻 擊的民眾一個月內PTSD發生率7.5%,六個月 後降低至0.6% ;女性遭遇強暴或暴力攻擊後的 一到二個月內,PTSD發生率可能超過50%, 數年後的盛行率則在5%到10%。台灣學者針 對地震生還者研究發現,地震後一個月的創傷 後壓力症候群盛行率為21.7%,地震後兩個月 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盛行率則是37%,地震三 個月後下降至11.3%,地震六個月後為7.9%, 地震三年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盛行率降至 4.4%[14J7]。雖然以上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只 針對九二一大地震災民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盛行 率調查研究,但是仍可發現創傷事件發生後, 隨著時距增加,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盛行率會逐 漸下降。
目前針對職業外傷與精神疾病之相關的 流行病學研究相當稀少,大部分還是以探討 自然災害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係為主。根據研 究顯示在必須住院24小時以上的外傷患者, 有10%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,亦有10%發生 重鬱症,而此兩種疾病亦常同時發生,形成所 謂共病現象[18]。Asmundson等人在1998年報 告在職業意外傷害之後,有34.7%的患者會出 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,且出現創傷後 壓力症候群的患者有較顯著的憂鬱症狀[19]。 MacDonald等人針對職傷勞工做創傷後壓力症 候群研究,發現55%的勞工診斷出創傷後壓力 症候群,而重鬱症則是最常與創傷後壓力症候 群共病的精神疾病[20]。
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於民國97年5月1日將創 傷後壓力症候群列入職業病種類表中,顯示台 灣開始重視職場外傷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。在 台灣到目前為止有關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研究 主要在921震災之後為多,並沒有針對在職場
工作時經歷事故傷害後的勞工,可能引起之創 傷後壓力症候群之罹患率進行調查。由於職傷 弓丨起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已列於職業病補償項 目當中,因此本研究目的為調查當前台灣勞工 因職傷引起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盛行率,藉 此作為介入預防之憑據。
材料與方法
依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之職 災醫療給付相關規定,勞工發生職業傷病事 故後,依「被裁減資遣被保險人繼續參加勞工 保險及保險給付辦法」及「職業災害勞工醫 療期間退保繼續參加勞工保險辦法」規定參加 勞工保險期間,需門診或住院三天以上者可請 領職災醫療給付。由於申請住院給付之勞工其 職災傷勢比申請門診給付之勞工較為嚴重,因 此本研究之個案為2009-2〜2009-8期間因職業 傷害住院三天以上,並領有勞工保險職業傷病 住院給付之勞工。本研究使用之評量工具為簡 式精神症狀自陳量表(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, BSRS-50)、中文版簡式創傷後壓力疾 患量表(Startle, Physiological arousal, Anger, and Numbness, SPAN-C)、與中文版迷你國際 神經精神會談工具(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ini-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, MINI)。研究分為兩階段評估調查,第一階 段在勞工受傷發生之後的三個月以郵寄BSRS-50 與 SPAN-C 問卷方式寄給 3143 位勞工填答 , 而對未完整填答者,再以電話追蹤以達成完整 填答。第二階段則是針對問卷初篩SPAN-C大 於等於5分,或BSRS-50之綜合嚴重度指數大 於2個標準差或其他次分項得分大於3個標準差 者,共有308位(21.6%),由精神科專科醫師 使用MINI作電話訪談,進行診斷之篩撿。
簡式精神症狀自陳量表是李等由90題的
482
向您推薦:CO2焊機 咖啡杯 假髮
爾蒙量也高
二、愛滋病毒
病毒、細菌核酸種類及所含基因數
第六章婦女健康女性觀
實驗測試儀器
廠牌探測器加煙動作試驗結果
心理衛生、暴力下的健康醫療處置
(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,環腺符單隣酸)
我國與婦女健康有關的衛生政策
中文部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