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勞工職業傷害三個月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初步研究
前言
根據衛生署在民國98年的資料顯示,在 民國98年台灣地區10大死亡原因中,事故傷害 而造成死亡,高居排名第6位[1]。而職業傷害 即是歸屬於事故傷害中的一環。我國勞動法令 中,勞丄安全衛生法對「職業災害」有明確 定義,該法第2條第4項規定之職業災害定義 為:「勞工就業場所之建築物、設備、原料、 材料、化學物品、氣體、蒸氣、粉塵等或作業 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勞工疾病、傷 害、殘廢或死亡」。其他勞動法令則偏向規範 發生災害後的救濟措施,例如,勞工保險條例 第34條規定:「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害 或職業病不能工作,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, 正在治療中者,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,發給 職業傷害補償費或職業病補償費」。而「職業 傷害」則是依據行政院勞委會的定義「在工作 中毫無預警或是因工作引起的突發事件,而造 成身體的傷害」。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 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三條,被保險人因執行 職務而致傷害者,稱為「職業傷害」。另外, 「職業傷害」也定義為「凡是在工作之中,因 未經預先安排,且與工作有關的突發事件,而 造成人體的傷害,稱為職業意外傷害」[2]。 在急診外傷病患中約有3 0 %是屬於職業傷害, 而每年勞工的職業傷害發生率約為0.3%,一 年中約有近30,000人次的勞工發生職業傷害。 台灣地區的職業傷害中,約有30%的案例是屬 於嚴重的傷害。職業意外傷害會造成國家及社 會經濟的競爭力的損失、家庭的經濟負擔會增 加,因此剝奪了社會經濟的成長與家庭生活品 質[2]。勞工發生職業傷害後,除了身體的外傷 外,人們心理所產生的害怕、難過、無助、逃 避等感受會特別深刻。國外大部分的研究顯示
災難的發生會增加精神疾病,如創傷後壓力症 候群、重鬱症、焦慮症、恐懼症等之盛行率[3, 4]。
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災後最常見的精神 疾病之一[4,5]。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 病診斷與統計手冊(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. Forth Edition, DSM-IV)定義,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ost-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, PTSD )是指個體在經歴過嚴重 創傷事件後,反應強烈害怕、無助感或恐怖感 受,同時產生壓力症狀,包含:痛苦經驗再現 (反覆做惡夢、反覆痛苦回憶、暴露於類似創 傷事件之相關線索會出現強烈生理反應或心理 痛苦)、逃避反應、麻木(不想回想創傷事件 重要內容、感覺與他人疏離、對前途悲觀)、 過度警覺(易怒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度驚嚇反 應),引發臨床上重大痛苦、或損害社會、職 業、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,並且病程持續超 過一個月以上謂之[6]。
以流行病學調查而言,大約40%〜60%的民 眾在一生中會經歷輕重不等的創傷事件[7,8]。 一項根據美國居民所做的調查,13%的民眾曾 經歷過重大創傷事件[9]。另外,美國國家共病 調查發現,18.9%男性與15.2%女性在生命中曾 經歷過天災[10]。天然災害後,相較於其他精 神疾病,最常被提及的精神疾病為創傷後壓力 症候群。根據1993年西印度地區震災災民之研 究發現,有59%之災民有精神科診斷,其中最 多的診斷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,約占所有精神 科診斷之23%[11]。對於一般社區居民而言,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終生盛行率從1 %到3 % 不等,而對於經歷過創傷事件的高危險群, PTSD終生盛行率據研究統計從1.5%到74%, 而在數年之後的盛行率通常小於10%[12,13]。 例如:對越南退伍軍人做的研究,PTSD的終
481

向您推薦:流理台  CO2焊機  銀飾保養  

I參考書目
中啡因
更年期的婦女非常嚴重的為熱潮紅所困擾
破除美貌神話
採用HRT的原因
未來醫療可能的花費?
防範及處理
Research. Sage
身體的反應為準
葉酸(一種維他令B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enmurui 的頭像
    wenmurui

    勞務輸出天地

    wenmur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