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社會與婦女權益
同性戀運動已發展了將近三十年,在許多方面為同性戀者爭取到不少 的權益,也開創出多元豐富的文化。但即使如此,同性戀者的處境離 平等的目標仍甚遠,特別是在八〇年代之後,因為愛滋病的猖厥,許 多人將對這個疾病的無知與恐懼轉嫁到同性戀者身上,使得同性戀者 的污名更被加強,歧視也更為嚴重。同性戀者的人權,從個人的現身 問題到結婚等社會權,都還有待繼續努力。
臺灣的同性戀運動,至九〇年代才算正式展開,一般以小團體做 為發聲、運動的基地,幾年來在工作權、身體權、結婚權、教育權方 面不斷努力,同時,同志團體也以書寫、出版、辦活動的方式來鼓勵 同志族群的自我認同與建立同志文化•西方的婦女運動和女性主義, 也曾有許多針對女同性戀的探討和論述,從最寬廣的「女人認同女人」 到「姊妹情誼」到「分離主義」,歷經不少轉折。在此部分,臺灣近兩 年來也開始有人在認真思考異性戀女人/同性戀女人,婦女運動y女 同志運動之間的關係。
三、懐孕與生汽
(一)墮胎
臺灣在一九八四年人工流產合法化之前,墮胎情況已經非常普 遍,但因於法不容,婦女只得求助私人診所或密醫進行手術,在缺乏 法律保障之下,不僅須付出超額費用,還往往身心受挫,甚至帶來生 命危險。因此墮胎合法化絕對是婦女身體權的基本需求。
雖然衛生署早在一九七一年已草擬完成優生保健法,先後也有婦 女團體和民意代表的大力推動,但因受到傳統多子多孫觀念以及男性 中心社會不願放棄對女性身體的控制心態之影響,該法一直受到擱
向您推薦:度量衡 白蟻防治 小三通
確立男女平等原則
結婚之公開儀式發生爭執,法院認為
婦女在婚姻屮受歧視之歷史背景
第八章我的身體和我自己
第一葶婚姻與法律
女人卻是無個性的
見墮胎有其更為複雜之社會文化因素須顧及
與離婚登記之規定互相齟齬
修法未成,仍待努力
結婚不一定要登記